孩子的教育是一場無法撤回的直播,一輩子只有一次機會。
在這個加長版的寒假中,不少孩子都變得懶散了。我們發現,孩子上網課沒以前專心了,做作業也沒以前用心了,每天只想趕快去玩。停課不停學,假期雖然延長,孩子卻不能完全不學習。有些家長卻縱容孩子不聽課,不做作業,趁還有時間多玩幾天。

各位家長,請別打著「愛與自由」的幌子,卻在最該教育孩子的時候「偷懶」。北大教育專家提醒,若父母長期缺席孩子的教育,孩子的人生終將變成悲劇。孩子不聽話、不服管教,是家長最頭疼的問題,卻很少想過,孩子可以不懂事,但父母一定要懂事。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必須要替孩子做出正確的決定,甚至逼他們做不愿意做的事,尤其是學習。這是父母之責任所在,更是為了孩子的一生打算。

給孩子建立起自覺性是一個漫長且復雜的過程,需要父母長期的陪伴、指導及約束。真正的快樂教育應該寓教于樂,以一種更適合孩子天性的方式鼓勵孩子學習,并讓他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與成就。曾經有一個媽媽讓兒子學拉小提琴,孩子嫌累想放棄,媽媽依然嚴格要求,一直鼓勵。終于,孩子堅持下來了,不僅拉得越來越好,還代表學校參加比賽。
當他知道自己拿了第一名時,笑得無比開心,之后更加用心地學習。這,才是快樂教育?,F代社會的誘惑太多,如果家長不約束、管教孩子,孩子就沒有足夠的自覺性和自控能力,只會越學越壞。

有時候,孩子小時候過得沒一點壓力,長大了未必對父母心存感激。學習的「苦」,規則的約束,是每個孩子都應該學著去承受的。真正的快樂教育并不意味對孩子放任自流、缺乏管教。對于孩子,該有的規矩要有,該有的能力要練。再好的學校也比不上給力的家庭再好的老師也比不上父母的言傳身教記得一位教育專家說過:「我們親自把孩子生下來,卻從來不把孩子當親生的來養?!拐^生的容易,養的難;養的容易,教的難。多少父母拼盡全力,想把孩子送去最好的學校,交給最好的老師,接受最好的教育。卻不知道,家庭才是孩子最好的學校,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想讓孩子好好學習,自己首先要愛上學習。

放下手機,拿起書本,熱愛學習,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想讓孩子好好做人,自己首先要率先垂范。除了知識以外,孩子學到的絕大多數東西都來源于家庭與父母,包括正確的習慣、良好的品行、積極的心態、堅強的意志、安全感和幸福感等等。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事業,孩子教育的成功,是父母事業上最大的成功。父親決定了孩子的人生格局,母親決定了孩子的人性溫度,家庭決定了孩子的品格教養。
上一篇:中考還有100天,想逆襲看這里!
下一篇:北大青鳥交通安全微課堂